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5月29日,我校成功召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兼马院院长徐宏俊主持,校党委书记丁鹏、苏州工学院马院院长朱卫卿教授、昆山市教育局职社科科长谢长春、徐公桥中学校长丁毅、鑫苑小学校长陆雁飞、校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王海舟、曹加文、陈建隆及三方思政课教师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贯通学段衔接、创新育人体系、共筑思政同心圆”主题,共商全链条思政教育协同发展路径。
高站位谋划:锚定一体化建设核心要义
校党委书记丁鹏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紧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原则,打破学段壁垒,构建“目标一致、内容衔接、方法互补”的全链条育人体系。丁书记指出,当前思政教育需重点破解不同学段教学内容重复、实践环节脱节、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通过建立跨学段教研共同体、开发一体化课程资源库,实现从小学“启蒙认知”、中学“深化理解”到大学“系统升华”的思政教育目标无缝衔接。
深融合实践:多维举措赋能协同育人
苏州工学院马院院长朱卫卿教授以《“五措并举”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为题,从强化课程地位、丰富教学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支撑和构建协同格局等五方面,全面介绍了苏州工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经验并着重介绍了以下几方面的做法:一是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定期开展跨学段集体备课、教学竞赛,推动高校马院与中小学思政教研组结对共建;二是开发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整合高校学术资源与中小学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研学路线;三是建立 “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制定分学段评价标准,确保思政教育成效可量化、可追踪。
三方思政团队共同提出了“思政课主题式跨学段设计” 的构想,如以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小学通过非遗手工课感受文化魅力,初中通过历史课解析文化根源,高中通过哲学课探讨文化自信,大学通过专题研讨深化理论认知,形成“体验—理解—思辨—践行”的进阶式教学链条。
新征程启航:凝聚共识擘画发展蓝图
在会议中,我校和徐公桥中学、鑫苑小学签订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三方共建框架协议》,明确将建立 “高校主导、中小学联动、社会协同”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跨学段教学研讨会,每年举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并计划拓展与区域内的其它中小学签订共建合作协议。
学校党委副书记兼马院院长徐宏俊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方法上各有特色、目标上同频共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最后,昆山市教育局职社科谢永春科长发言,他强调这次会议是昆山市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的会议,对推动昆山市全市四十多万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思政教育有重大意义。